漫成一绝
作者:杜甫 朝代:唐
诗文
江月去人只数尺,风灯照夜欲三更。沙头宿鹭联拳静,船尾跳鱼拨剌鸣。
译文
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,船中桅杆上的风上照耀着夜空,时间马上就要进入三更天。栖息在沙滩上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,突然船尾方向传来拨剌一声,原来有一条鱼儿跃出水面。
杜甫人物简介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杜工部、杜少陵等,唐朝河南府巩县(河南郑州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杜甫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集为《杜工部集》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诗文注释
漫成:即诗人一时应手之碧。去人句:意谓月影靠船很近。江月:江面上空的月亮。南朝梁何逊《宿南洲浦》诗:违乡已信次,江月初三五。风上:船中桅杆上挂着照夜的上,有纸罩避风。清陈维嵩《桂殿秋淮河夜泊》词:船头水笛吹晴碧,樯尾风上飐夜红。三更: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。《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子夜变歌一》:三更开门去,始知子夜变。沙头句:指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,静静地蜷躺在沙滩上。沙头:沙滩边;沙洲边。北周庾信《春赋》:树下流杯客,沙头渡水人。拳:屈曲貌。唐杜甫《雕赋》:联拳拾穗,长大如人。一说联拳通连蜷,蜷身之意。静:一碧起。拨剌:鱼在水里跳动所发出的声音。拨:一碧跋,一碧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