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百五日夜对月

作者:杜甫 朝代:唐

诗文

无家对寒食,有泪如金波。
斫却月中桂,清光应更多。
仳离放红蕊,想像嚬青蛾。
牛女漫愁思,秋期犹渡河。

译文

没有家人一起过这寒食节,此时的眼泪也像金波一样涌动不止。如果砍去了月中的桂树,月亮的光辉会更加清澈皎洁吧?月亮偏在离别时散播光泽,想必思念故人会使得妻子为之蹙眉吧。牛郎织女愁思漫漫,每年秋天七夕尚能团聚,而我何时才能与家人团聚?

杜甫人物简介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杜工部、杜少陵等,唐朝河南府巩县(河南郑州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杜甫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集为《杜工部集》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

诗文注释

一百五日:即寒食日。
无家:没有房舍,没有家庭。此处说的是没有家人和自己在一起。
寒食:即寒食节,亦称禁烟节、百五节,在农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,清明节前一二天。
金波:形容月光浮动,因亦即指月光。
斫却:砍掉。一作折尽。
月中桂:指的是传说中月宫所植的桂树,此处暗用了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。
清光:清亮的光辉。此指月光。
仳离:别离。旧指妇女被遗弃而离去。
红蕊:红花。
想像:意思是想念故人的样子。
嚬:同颦,皱眉,蹙眉,使动用法,使蹙眉的意思。
青蛾:旧时女子用青黛画的眉。南朝宋刘铄《白纻曲》:佳人举袖辉青蛾,掺掺擢手映鲜罗。
牛女:即牛郎与织女。这里写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。
秋期:指七夕。牛郎织女约会之期。

上一篇:一百五日夜对月

下一篇:七夕

分享这个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