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寄韦太守陟

作者:王维 朝代:唐

诗文

荒城自萧索,万里山河空。
天高秋日迥,嘹唳闻归鸿。
寒塘映衰草,高馆落疏桐。
临此岁方晏,顾景咏悲翁。
故人不可见,寂寞平陵东。

译文

荒凉的古城萧条冷落,极目远望,万里山河一片空旷寂寥。秋天,天高云淡,高远空旷,不时传来几声南归鸿雁的哀鸣。散发着凉气的池塘里倒映着枯败的杂草,高大的馆舍坐落在稀疏的梧桐树中。正当这一年将尽的时节,只能自古其影高咏一曲《思悲翁》。老朋友已经难以见到了,只能寂寞地独处平陵之东。

王维人物简介

王维(699年-761年,一说701年—761年),河东蒲州(今山西永济市)人,祖籍山西祁县,唐朝著名诗人、画家,字摩诘,号摩诘居士,世称“王右丞”,因笃信佛教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今存诗400余首,重要诗作有《相思》、《山居秋暝》等。受禅宗影响很大,精通佛学,精通诗、书、画、音乐等,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

诗文注释

奉:敬词。
太守:一郡的行政长官。
韦太守陟:即韦陟,王维的好友,两人多相唱和之诗。
荒城:荒凉的古城。唐杜甫《谒先主庙》
诗:绝域归舟远,荒城系马频。
萧索:萧条冷落;凄凉。
迥:远。
嘹唳:形容声音响亮凄清。
归鸿:归雁。诗文中多用以寄托归思。
寒塘:寒冷的池塘。
衰草:枯草。
高馆:高大的馆舍。
疏桐:梧桐树间因为稀疏而落下的斑驳的影子。
岁方晏:一年将尽的时候。
晏:晚。
顾景:即顾影。自顾其影。有自矜、自负之意。
悲翁:古曲名。
故人:旧交;老友。
平陵:一作平林,地名,在襄阳之西。此指韦陟任职之地。

分享这个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