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都行
作者:李白 朝代:唐
诗文
南都信佳丽,武阙横西关。白水真人居,万商罗鄽闤,高楼对紫陌,甲第连青山。此地多英豪,邈然不可攀。陶朱与五羖,名播天壤间。丽华秀玉色,汉女娇朱颜。清歌遏流云,艳舞有馀闲。遨游盛宛洛,冠盖随风还。走马红阳城,呼鹰白河湾。谁识卧龙客,长吟愁鬓斑。
译文
南都果然是佳丽之地,名不虚传。巍峨的武阙山就横在西关。这是白水真人汉光武帝的老家。市井繁荣,万商云集。峨峨高楼对着紫色的大道,房宅栉次鳞比,直连城外的青山。此地出了许多英豪,他们的业绩巍巍,渺不可攀。如号曰陶朱公的范蠡和五羖大夫的百里奚,他们都名播天地。这里还是出美人的地方,如以美色著名的汉光武皇后阴丽华,娇艳美丽的汉皋游女等。她们清歌响遏流云,舞姿优游从容,令人赞叹。南阳之盛与洛阳齐名,古来都是有名的游览胜地,冠盖来往,车马不断。我在红阳城外走马,在白河湾呼鹰逐猎。有谁能像刘备那样的明王来识我这个的卧龙客呢?长吟着诸葛亮的《梁父吟》,我的头发都要愁白了。
李白人物简介
李白(701-762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汉族,祖籍陇西成纪,出生于碎叶城(当时属唐朝领土,今属吉尔吉斯斯坦)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,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,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,南到洞庭湘江,东至吴、越,寓居在安陆、应山。直到天宝元年(742),因道士吴筠的推荐,李白被召至长安,供奉翰林,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,在京仅两年半,就赐金放还而去,然后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。李白和杜甫并称“李杜”。他的诗歌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,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,表现出蔑视权贵,反抗传统束缚,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。诗文注释
南都:即南阳之旧称,唐时为山南东道邓州,即今河南南阳市。武阙:山名。《文选》张衡《南都赋》:尔其地势,则武阀关其西,桐柏揭其东。李善注:武阙山为关,在西也。西关:即武关。在今陕西丹凤县东南。白水真人:指汉光武帝。汉光武帝起于青陵之白水乡,故曰白水真人。《文选》张衍《东京赋》:我世祖忿之,用龙飞白水。薛综注:世祖,光武也。白水,渭南阳白水县,世祖所起之处也。《文选》张衡《南部赋》:真人革命之秋也。李善注:真人,光武也。鄽闤:指市井。鄽,市宅。阛,市垣。陶朱,即范蠡。五羖:指百里奚。虢为晋所灭,百里奚逃至楚,被执为奴,秦穆公闻其贤,以五羖羊皮赎之,授以国政,号曰五羖大夫。见《史记秦本纪》。史载,范蠡和百里奚皆南阳人。丽华:即阴丽华,汉光武帝皇后。汉女:汉水旁的女子。《文选》张衡《南都赋》: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。李善注:《韩诗外传》曰:郑交甫将南适楚,遵彼汉皋台下,乃遇二女,佩两珠大如荆鸡之卵。遨游盛宛洛:《古诗十九首》:驱车策驽马,游戏宛(南阳)与洛(洛阳)。此用其句意。红阳:地名。即今河南舞阳县西北。白河;一作白水,源出今河南嵩县西南,南流经今南阳市东,至湖北襄樊市入汉水。俗称白河。卧龙:即诸葛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