鸟鸣涧
作者:王维 朝代:唐
诗文
人闲桂花落,夜静春山空。月出惊山鸟,时鸣春涧中。
译文
寂无人声,芬芳桂花,轻轻飘落。青山碧林,更显空寂。明月升起,惊动几只栖息山鸟。清脆鸣叫,长久回荡空旷山涧。
王维人物简介
王维(699年-761年,一说701年—761年),河东蒲州(今山西永济市)人,祖籍山西祁县,唐朝著名诗人、画家,字摩诘,号摩诘居士,世称“王右丞”,因笃信佛教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今存诗400余首,重要诗作有《相思》、《山居秋暝》等。受禅宗影响很大,精通佛学,精通诗、书、画、音乐等,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诗文注释
1.鸟鸣涧:是云溪的游玩景点之一。因山涧中多鸟鸣而得名。2.人闲: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。闲:安静、悠闲,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。3.桂花:此指木樨,有春花、秋花等不同品种,这里写的是春天开花的一种。4.春山:春日的山。亦指春日山中。5.空:空寂、空空荡荡。空虚。这时形容山中寂静,无声,好像空无所有。6.月出:月亮升起。7.惊:惊动,扰乱。8.山鸟:山中的鸟。9.时鸣:偶尔(时而)啼叫。10.时:时而,偶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