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稚川山水
作者:戴叔伦 朝代:唐
诗文
松下茅亭五月凉,汀沙云树晚苍苍。行人无限秋风思,隔水青山似故乡。
译文
五月,松下的茅草亭里却凉爽宜人, 白沙覆盖的汀洲和远处的繁茂树林融入了暮色,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。 路上的行人惹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, 隔水相望的青山仿佛是自己的故乡。
戴叔伦人物简介
戴叔伦(732—789)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抚州刺史、容管经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。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。论诗主张“诗家之景,如蓝田日暖,良玉生烟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”。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。诗文注释
凉:凉爽,舒适。汀沙:指靠近水边的沙洲。云树:高大的树木。苍苍:深青色,幽暗。秋风思:指的是思乡的感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