陇西行四首
作者:陈陶 朝代:唐
诗文
汉主东封报太平,无人金阙议边兵。纵饶夺得林胡塞,碛地桑麻种不生。誓扫匈奴不顾身,五千貂锦丧胡尘。可怜无定河边骨,犹是春闺梦里人。陇戍三看塞草青,楼烦新替护羌兵。同来死者伤离别,一夜孤魂哭旧营。黠虏生擒未有涯,黑山营阵识龙蛇。自从贵主和亲后,一半胡风似汉家。
译文
汉朝君主夺回了东边的封地,于是报告平安。没有人在宫殿议论在边疆的士兵。就算侥幸夺得了林胡地区,这些地方也是寸草不生。誓死要横扫匈奴个个都奋不顾身,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。真怜那无定河边暴弃的粼粼白骨,还是少妇们春闺里思念的梦中人。在陇地多次看到边塞的青草,善骑射的将士替换下了原本的羌族士兵。一起来的人有的去世了,充满了离别之情,夜晚孤魂的哭声响彻旧的营帐。被匈奴掳走的人没有止境,黑山营地辨认龙蛇。自从两国君主和亲之后,胡风习俗有一半与汉族相似。
陈陶人物简介
字嵩伯,自号三教布衣。《全唐诗》卷七百四十五“陈陶”传作“岭南)人”。诗人早年游学长安,善天文历象,尤工诗。举进士不第,遂恣游名山。唐宣宋大中时,隐居洪州西山,后不知所终。有诗十卷,已散佚,后人辑有《陈嵩伯诗集》一卷。其《陇西行》四首之二:“誓扫匈奴不顾身,五千貂锦丧胡尘。可怜无定河边骨,犹是春闺梦里人。”把残酷现实与少妇美梦交替在一起,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,至今仍脍炙人口。然而,鲜为人知的是,他漫游浙江、福建、广东时,曾路过今闽东地区,并留下了《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》等诗。诗文注释
匈奴:指西北边境部族。貂锦:这里指战士,指装备精良的精锐之师。无定河:黄河中游支流,在陕西北部。春闺: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