裴将军宅芦管歌

作者:岑参 朝代:唐

诗文

辽东九月芦叶断,辽东小儿采芦管。
可怜新管清且悲,一曲风飘海头满。
海树萧索天雨霜,管声寥亮月苍苍。
白狼河北堪愁恨,玄兔城南皆断肠。
辽东将军长安宅,美人芦管会佳客。
弄调啾飕胜洞箫,发声窈窕欺横笛。
夜半高堂客未回,只将芦管送君杯。
巧能陌上惊杨柳,复向园中误落梅。
诸客爱之听未足,高卷珠帘列红烛。
将军醉舞不肯休,更使美人吹一曲。

译文

辽东一带九月时节芦叶将断,辽东地方小孩儿们采制芦管。新制芦管声音清悲多么动听,一支曲于随着风儿飘满海边。海边一带树木凋零天已下霜,吹起芦管声音嘹亮月色苍苍;白狠河北戍边士卒更添愁恨,玄兔城南离乡人儿都要断肠。辽东将军长安宅中宾客云集,让那美女手持芦管吹起乐曲,欢奏芦管调儿啾飕胜过洞箫,曲子声卢多么幽远赛过横笛。半夜时分大堂之上宾客来说,只将芦管声声吹起把酒相劝,声音精巧惊动路旁丝丝杨柳,又似梅花朵朵飘下落向后园。座上客人爱听管瞥不愿离去,高卷珠帘遍插红烛再整酒席;辽东将军乘醉起舞不肯罢休,吩咐美女捧起芦管再吹一曲。

岑参人物简介

岑参(cén shēn)(约715年—770年),汉族,南阳新野(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),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。岑参10岁左右父亲去世,家境日趋困顿。他从兄属学,九岁属文。十五岁山居嵩颖,刻苦学习,遍读经史,奠定学业基础。20岁至长安(今陕西西安),献书求仕无成,奔走京洛(今河南洛阳),漫游河朔。天宝三载(744),登进士第,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。及第前曾作《感旧赋》,叙述家世沦替和个人坎坷。天宝八载,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,初次出塞,满怀报国壮志,在戎马中开拓前程,但未得意。天宝十载,回长安,与李白、杜甫、高适等同游梁宋(今河南开封、商丘一带),深受启迪。十三载,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,再次出塞,报国立功之情更切,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。安史乱起,岑参东归勤王,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。由于“频上封章,指述权佞”(杜确《岑嘉州诗集序》),乾元二年(759)改任起居舍人。不满一月,贬谪虢州长史。后又任太子中允、虞部、库部郎中,出为嘉州刺史,因此人称“岑嘉州”。罢官后,东归不成,作《招北客文》自悼。客死成都舍。享年56岁。岑参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,气势雄伟,想象丰富,色彩瑰丽,热情奔放,尤其擅长七言歌行。现存诗403首,七十多首边塞诗,另有《感旧赋》一篇,《招北客文》一篇,墓铭两篇。

诗文注释

裴将军:指镇守辽东的裴姓将军。
芦管:北方少数民族管乐器,截芦苇管制成,类于筚篥。
辽东:辽水之东。今辽宁南部辽河以东地区。
芦叶断:芦叶垂条,长势正旺,已到了可摘芦管之时。
可怜:可爱。
海头:辽东近海,故有此称。
海树:海边树木。
萧索:萧条。
雨:动词,降下。
苍苍:指月色苍茫。
白狼:白狼河,今辽宁大凌河。
玄兔:又玄菟,东汉有玄菟郡,在今沈阳市东。
辽东将军:指裴将军。
弄调:调拨、演奏。
啾飕:象声词,指芦管之声。
洞箫:即排箫,又名参差,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编排而成。
窈窕:本指女子姿态之美,此处用以形容芦管之声优美动听。
欺:压,胜。杨柳、
落梅:这里均含双关义,既指现实的杨柳、梅花,又指《折杨柳》《落梅花》这两文古乐曲。《乐府诗集》横吹曲辞中有《折杨柳》《落梅花》,皆笛中曲子,常用以抒写伤春悲离之情。
珠帘:嵌有珠子的帘子。

上一篇:裴将军宅芦管歌

下一篇:襄阳曲四首

分享这个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