牡丹种曲

作者:李贺 朝代:唐

诗文

莲枝未长秦蘅老,走马驮金斸春草。
水灌香泥却月盘,一夜绿房迎白晓。
美人醉语园中烟,晚华已散蝶又阑。
梁王老去罗衣在,拂袖风吹蜀国弦。
归霞帔拖蜀帐昏,嫣红落粉罢承恩。
檀郎谢女眠何处?楼台月明燕夜语。

译文

当莲花枝干还未长出,秦蘅已经衰老,人们赶着马,上着金子,去买牡丹花苗。把它栽在半月形的花盆里,培上香泥,浇上水,一夜间,绿色花苞欲放,迎着拂晓。美人们说话带着醉意,花园中轻烟缭绕,傍晚花瓣儿已经披散,蝴蝶也只只稀少。老一代贵族只只逝去,但他们的后辈仍穿着罗衣,赏花玩乐合着《蜀国弦》的曲调。夜幕降临,遮花的帷帐只只昏暗,宴席已散,粉雕玉琢的花儿也开始蔫败萎凋。公子哥儿和小姐们都到哪儿去了,楼台上月光明亮,夜空中只有燕子叽叽叫。

李贺人物简介

李贺(公元790年——816年),字长吉,汉族,唐代福昌(今河南宜阳)人,留下了“黑云压城城欲摧”,“雄鸡一声天下白”,“天若有情天亦老”等千古佳句。李贺20岁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。因父亲名为晋肃,与进士同音,就以冒犯父名取消他的考试资格。后由于文学名气很高,担任了一名奉礼郎的卑微小官,留在京城。李贺本来胸怀大志,性情傲岸,如今作了这样一个形同仆役的小官,感到十分屈辱,就称病辞去官职,回福昌老家过上隐居生活。李贺常骑着一头跛脚的驴子,背着一个破旧的锦囊,出外寻找灵感。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,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,所以后人常称他为“鬼才”,创作的诗文为“鬼仙之辞”。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,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,贫寒家境的困扰,使得这颗唐代诗坛上闪着奇光异彩的新星,于公元816年过早地殒落了,年仅27岁。

诗文注释

莲:指水中荷花。
秦蘅:香草名。秦为香草,蘅为杜衡。一说,秦为木名。
走马:骑马驰逐。《诗经大雅緜》:古公亶父,来朝走马。
走:跑。
斸:挖掘,砍。
春草:指牡丹。
香泥:芳香的泥土。隋江总《大庄严寺碑铭》:木密联绵,香泥缭绕。
却月盆:半月形的花盆。
绿房:指含苞的花蕾。花未开时,花苞为绿色,故称。
迎白晓:迎着黎明开放。白晓,指天刚亮的时候。
美人:指贵族男女。
醉语:醉后的胡言。
散:花开之后,花瓣松散。
阑:稀少。
梁王:指汉文帝的儿子梁孝王刘武,这里借指上文中走马上金的老一代贵族。一说梁王是当时牡丹名贵品种的名称。
罗衣:原指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。此指牡丹的花叶。
拂袖:续过衣袖;舒展衣袖。南朝梁元帝《玄圃牛渚矶碑》:画船向浦,锦缆牵矶。花飞拂袖,荷香入衣。山林朝市,并觉忘归。
蜀国弦:乐府相和歌辞名。又名《四弦曲》《蜀国四弦》。南朝梁简文帝、隋女卢思道、唐女女李贺等均有此作。唐薛涛《续嘉陵驿诗献武相国》:蜀门西更上青天,强为公歌《蜀国弦》。
归霞:即晚霞,这是李贺特有的一种用词方式。
张拖:晚霞拖曳着的长长影子。一说花瓣摇曳欲坠的样子。张,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。归霞张拖,写残花之景,像衣张下垂。
蜀帐:指用精美的蜀锦制成的护花帷幕。
嫣红:艳美的牡丹花。唐李商隐《河阳诗》:百尺相风插重屋,侧近嫣红伴柔绿。嫣,同蔫,指花凋萎。
落粉:卸妆。指花朵枯萎。
承恩:受到恩宠,蒙受恩泽。唐岑参《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》:前日承恩白虎殿,归来见者谁不羡。
檀郎:指晋朝文人女潘岳。《晋书潘岳传》、《世说新语容止》
载:晋潘岳小字檀奴,后因以檀郎为妇女对夫婿或所爱幕的男子的美称。唐温庭筠《女苏小小歌》:吴宫女儿腰似束,家在钱唐小江曲,一自檀郎逐便风,门前春水年年绿。
谢女:犹谢娘。唐人惯用来泛指少女。
檀郎谢女:泛指游玩赏花的贵族青年男女。
楼台:当年观花处。
末二句大意:贵族的青年男女又有什么归宿呢,当年喧嚣一时的观花楼台只有燕子在明月下対语。收起(女女)

上一篇:牡丹种曲

下一篇:牧竖

分享这个页面